继 7 月 2 日晚在大连足球青训基地完成新一期集训的首次室外合练后,中国男足于 3 日上午紧锣密鼓地开展了第二次室外场地训练。为充分利用有限的训练时间,以久尔杰维奇为首的临时教练组安排了一日两练,争分夺秒地向国脚们灌输全新的技战术理念,力求快速完成阵容磨合,为即将到来的东亚杯做好充分准备。
此次集训名单中,多数球员都拥有 2026 年世预赛的参赛经验,但由于久尔杰维奇主推的 4231 战阵与前任伊万科维奇的 442 菱形中场阵型大相径庭,国足中前场的用人策略也将发生显著变化。从 2 日晚首练情况来看,年轻球员有望扛起进攻重任,其中,以蒯纪闻为代表的小将,或将在东亚杯的赛场上崭露头角。
在 2 日晚的分组演练中,朱辰杰、高准翼、谢文能等 18 强赛主力球员,凭借过往的出色表现,大概率会继续得到久尔杰维奇的重用。鉴于球队采用 “双后腰” 打法,刚刚归队的高天意也极有希望跻身主力阵容。而后腰位置的另一个名额,将在黄政宇与徐新之间产生。不过,中锋张玉宁、后卫吴少聪和蒋圣龙因身体不适缺席了分组合练,这也给了刘诚宇、蒯纪闻、王钰栋、吾米提江等年轻球员更多展示机会。值得一提的是,刘诚宇、王钰栋、蒯纪闻组成的原 U20 国足攻击群,曾在年初的 U20 亚洲杯赛场上大放异彩,三人之间默契十足,久尔杰维奇很可能在东亚杯期间启用这一攻击组合。
然而,由于仓促接手球队,久尔杰维奇仍需通过大量训练和分组对抗,才能为各个位置确定最佳人选。在 2 日的分组排阵训练中,教练组频繁调换阵容,甚至将 18 强赛主力前卫曹永竞安排到右边后卫位置进行尝试。显然,仅靠一两堂训练课远远不足以敲定东亚杯主力阵容,这也是球队 3 日加大训练强度的重要原因。接下来的训练中,久尔杰维奇与教练组将继续深入考察球员,全力打磨出一支更具战斗力的阵容,迎接东亚杯的挑战 。